• <th id="i218y"><video id="i218y"></video></th>
    1. <tr id="i218y"></tr>
      1. <tr id="i218y"><option id="i218y"><acronym id="i218y"></acronym></option></tr>
        <strike id="i218y"></strike>
      2. <code id="i218y"></code>

        <tr id="i218y"></tr>
        |新一代信息技術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互聯網+ 大數據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術核心產業
        |高端制造 機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產業 生物醫藥 生物農業 生物技術
        |綠色低碳 清潔能源汽車 環保產業 高效節能產業 生態修復 資源循環利用
        |數字創意 數創裝備 內容創新 設計創新
        |產業資訊
        |地方亮點及地方發改委動態
        |獨家內容
        |雜志訂閱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其它 > 獨家內容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化進程加快
        2022-11-30 20:11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融媒體記者 卜文娟
          單車智能與推動車路云一體化發展,是兩條不同的商業路線。業內普遍認為,長遠來看,結合我國的道路交通情況和在互聯網端的優勢,車路云一體化是產業發展的大趨勢。雖然高級別自動駕駛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但距離大規模商業應用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
          5年前,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因乘坐一輛自動駕駛汽車行駛在北京五環路“喜提罰單”。5年后,批量行駛在北京開放道路上的百度“蘿卜快跑”已完成超過100萬訂單的出行服務。
          隨著數字經濟加速融入,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網聯汽車正處于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關鍵時期,其蓬勃發展將帶動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領域深刻變革。我們將堅持車路云一體化發展路線,強化創新驅動、優化政策供給,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進程?!痹谌涨芭e行的2022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
          “智慧”的車,“聰明”的路
          智能網聯汽車是指車聯網與智能車的有機聯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其定義為: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后臺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實現安全、舒適、節能、高效行駛,并最終可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單車智能與推動車路云一體化發展,是兩條不同的商業路線。業內普遍認為,長遠來看,結合我國的道路交通情況和在互聯網端的優勢,車路云一體化是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據了解,車路云一體化融合系統基于新一代移動互聯、云計算等技術手段,通過網聯化的跨域協同感知與分層融合控制,解決了現有單車智能駕駛車載感知性能受限、控制器算力不足、跨域行駛協同能力欠缺等問題,顯著提升了智能駕駛和道路交通的綜合性能。
          在北京經開區60平方公里范圍內,示范區329個智能網聯標準路口,雙向750公里城市道路和10公里高速公路,都實現了車路云一體化功能覆蓋,網聯云控系統實現了車路數據融合,支持車網融合的超高速無線通信技術EUHT專網完成鋪設,分米級高精動態地圖平臺搭建完畢,城市級工程實驗平臺初具規模,車-路-云-網-圖-安全高級別自動駕駛標準體系搭建完成。
          目前,上海市已開放1299公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車路協同道路已建成110公里,近期還將新增280公里,并在嘉定安亭、臨港產城融合區、浦東金橋等重點區域實現骨干道路車路協同率達100%,全力打造無人公交、無人配送等10個以上“車、路、網、云”協同應用場景。
          據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CEO于騫觀察,以新勢力車企、傳統車企為代表的整車企業紛紛采用漸進式技術路線逐步推動高級輔助駕駛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場景應用,而自動駕駛公司企業則多以跨越式技術路線,打造高級輔助駕駛方案為車企賦能?!懊嫦虺鞘袌鼍暗母呒壿o助駕駛應具備包括狹窄道路通行、禮讓行人、掉頭、自動繞障等功能。因此,搭載的傳感器和計算能力必須符合車規級要求,而由此帶來的成本、功耗限制需要通過更強算法框架優化和工程化手段解決?!?/div>
          進入到了試點拓展階段
          新一階段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覆蓋面從車端延展到產業鏈上下游,對軟件、芯片、數據、安全、通信等方面均有所涉及,涵蓋智能感知、信息通訊、決策控制與執行、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數據安全等內容,有望進一步拉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
          此前,工信部就《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提出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夠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這將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我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提供重要機遇。
          公開數據顯示,全國已開放道路測試里程超過5000公里,發放測試牌照900余張,高等級智能網聯汽車在特定場景和限定場景率先應用,開展規?;d人載物的測試示范。2021年,我國L2級輔助駕駛乘用車新車市場的滲透率達到23.5%,今年上半年更是提升到了30%。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車用操作系統等創新技術實現突破,部分產品進入量產應用。
          同時,各地也加快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政策推進。
          8月1日,中國首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在深圳正式生效,深圳由此成為第一個允許全無人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的城市。
          萬聯證券表示,深圳在自動駕駛立法上的突破有望為國家層面及其他城市推出相關政策提供了參考,有望在全國范圍內由點及面加速推廣,推動L3+自動駕駛的落地。
          《深圳市關于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擬從四個方面十六條措施來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征求意見稿》不僅在搭建平臺、優化環境、引進人才和加大金融服務力度等方面全面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還真金白銀地支持創新技術和符合條件的企業落戶,分別根據相關條件給予不超過2億元和不超過3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和獎勵。
          在頭部玩家中,上海對于“智能網聯第一城”的渴求,最為強烈。在政策導向上,上海市政府先后制定發布了《上海市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等文件,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體系。產業規模力爭達到5000億元,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和有條件自動駕駛功能(l3級)汽車占新車生產比例超過70%,具備高度自動駕駛功能(l4級及以上)汽車在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實現商業化應用。
          此外,重慶和武漢率先發布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百度獲得兩地示范運營資格?!吨貞c市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創新應用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形成滿足高度自動駕駛要求的智能網聯技術體系,關鍵技術領域的本地支撐能力超過80%,在國內率先建成適配更多車企和通信設備企業產品的C-V2X網絡。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首席專家張永偉表示,經過幾年的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試點城市(以下簡稱雙智試點)的推行,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現在進入到了試點拓展階段,即以規?;l展和大量場景廣泛應用為主要目標。
          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
          雖然高級別自動駕駛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但離大規模商業應用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皳y計,2021年自動駕駛投融資總金額達到575億元,是2019年的6倍之多。我們需要充分利用資本對產業加速和賦能作用,同時需要警惕資本過熱帶來的企業惡性競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應讓市場主體的重心放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優化迭代上,而不是讓資本盲目炒作?!北本┦薪洕托畔⒒指本珠L王磊曾表示。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提案《關于加快自動駕駛無人化政策創新,突破與發展不相適應的政策瓶頸,支撐技術全球領先地位的建議》中表示,當前我國自動駕駛已進入落地關鍵期,技術已并跑乃至領跑全球,但我國高等級自動駕駛汽車發展仍面臨制約。
          工信部圍繞該項提案在答復函中表示,近年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飛速發展,目前正處于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關鍵階段。為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同相關部門,已開展深化試點示范、完善政策環境、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下一步,堅持“單車智能+網聯賦能”發展戰略,進一步創新思路、完善措施,持續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
          一是,聯合多個部門,指導更多地方先行先試,進一步擴大測試道路范圍,在確保合規、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選擇有條件的典型地區,探索智能網聯汽車全區域、多場景應用,加速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進程。
          二是,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試點工作,深入開展測試示范應用,積極配合公安部等相關部門推動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法律保障。
          三是,加快推進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繼續部署車聯網重點項目,推動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組織好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加大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道路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營造車路協同良好應用環境。
          END
          來源:本刊原創文章
        關注微信公眾號:

        官方賬號直達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聘 | 廣告刊例 | 版權聲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區廣內大街315號信息大廈B座8-13層(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郵編:100053 傳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網 京ICP備09051002號-3 技術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