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融媒體記者 卜文娟
虛擬現實技術融合應用了多媒體、傳感器、新型顯示、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多領域的數字感知技術,包括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等多種形式,為社會各行各業的賦能能力逐步凸顯。近年來,國產VR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高,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購物節上,VR、AR等虛擬現實娛樂設備也迎來了消費高峰。
快速崛起的虛擬現實產業正迎來新一輪政策利好。近日,工信部、教育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瘧?,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
01
賦能能力逐步凸顯
虛擬現實技術融合應用了多媒體、傳感器、新型顯示、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多領域的數字感知技術,包括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等多種形式,為社會各行各業的賦能能力逐步凸顯。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預計,2025年國內虛擬現實產業規模將超過2500億元。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對實體經濟賦能作用逐漸釋放,2025年有望帶動萬億元市場規模。
近年來,國產VR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高。字節跳動旗下智能穿戴設備品牌PICO當下的旗艦產品,PICO4采用了Pancake折疊光路設計,實現了105°超大視場角和4K+分辨率。
另一家增強現實科技公司Nreal在日韓、歐美等市場也表現不俗,推出業內首款實現與手機連通的消費級AR(增強現實)眼鏡。Nreal表示,NrealAir支持多個游戲平臺的能力是其服務社區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通過最新的固件更新,用戶現在可以通過鏡像模式在巨大的130英寸便攜式高清屏幕上玩游戲。
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購物節上,VR、AR等虛擬現實娛樂設備也迎來了消費高峰,Nreal、PICO、愛奇藝等成為了此次虛擬現實娛樂市場的主角。其中,AR市場的Nreal表現頗為矚目,根據Nreal的戰報來看,其斬獲京東AR品類銷量與銷售額雙第一的成績,在亞馬遜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登頂美國、日本地區的智能眼鏡銷量榜第一。而PICO4也斬獲天貓、京東、抖音三大平臺的銷量、銷售額雙冠。
“2021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目前主要應用領域仍以游戲、教育等為代表的消費端為主,制造、醫療等行業端應用隨著近兩年線上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得到較快增長?!辟惖项檰栯娮有畔a業研究中心常務副總經理賈珊珊說。
02
加速應用場景落地
通過VR設備身臨其境,建筑工作人員在設計階段即可“進入”工程場景;基于工廠數據進行仿真建模,產品制造周期能夠進一步縮短;在醫學教學領域,借助VR設備,學生能夠進行護理場景體驗……在工業生產、教育培訓、智慧城市等領域,虛擬現實正與行業有機融合。
虛擬現實帶動文旅行業“活起來”。
將VR+智慧文旅帶入博物館、名勝古跡,讓人們能從虛擬現實“摸到、看到”真正的歷史古跡,能夠讓歷史真正地實現“活起來”。例如,置身桂林象鼻山元宇宙景區,基于百度希壤平臺,用戶可以跨越時空限制一鍵抵達景區,自主設定數字化身沉浸式感受山清水秀的象鼻山。
同時,虛擬現實已滲透到學校教育、職業培訓等不同領域。在北京師范大學天津生態城附屬學校,通過使用智能課桌,學生只需翻轉實物卡牌,便能在虛擬場景中完成物理實驗。在浙江杭州,國家電網浙江杭州蕭山區供電公司在錢江供電所安全培訓學校設立VR體驗室,將虛擬現實與安全教育相結合,使員工頭戴VR眼鏡便能沉浸式體驗危險場景。
近日,工信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五大部委的聯合發文,也折射出未來虛擬現實將包含廣泛的應用場景?!缎袆佑媱潯诽岢?,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教育培訓、商貿創意等方面,深化虛擬現實在行業領域的有機融合。
《行動計劃》提出了五大重點任務,包括推進關鍵技術融合創新、提升全產業鏈條供給能力、加速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構建融合應用標準體系等,其核心是推進虛擬現實技術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智慧城市等10個領域的融合應用,從而推動虛擬現實產業進入“以應用促產業,以產業拓應用”的正向循環,解決目前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內容和應用不足的瓶頸。
“從政策層面來看,《行動計劃》的發布將有力推動國內虛擬現實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市場層面來看,文件的發布將加速國內虛擬現實技術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體育健康、殘障輔助等領域的融合滲透,并在有條件的行業實現規?;瘧迷圏c?!辟Z珊珊說。
03
產業生態持續完善
在發展過程中,虛擬現實產業仍存在關鍵技術有待突破、內容形態單一、硬件性能不足、生態體系尚不成熟等問題。比如,目前一些產品的核心元器件依賴進口,缺乏高品質視頻內容,不能滿足消費者高質量消費升級以及行業客戶大規模應用需求。同時,虛擬現實重點領域的龍頭企業、具有領先自主技術以及國際市場競爭力產品的企業很少,圍繞領軍企業的產業創新生態體系也亟待建立。
當前虛擬現實產業進入新一輪爆發期。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既要繼續“揚長”,積極融入全球虛擬現實產業;又要著力關鍵領域持續攻關,打造國內產業“生態鏈”。
《行動計劃》為虛擬現實技術發展指明了方向,虛擬現實相關產業有望做強做大,需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共同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產業生態持續完善。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瘧?,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另外《行動方案》還提出,要打造產業集群,開展虛擬現實融合應用領航城市及園區建設,加快培育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骨干企業。結合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工作,支持虛擬現實產業集聚發展。
END
來源:本刊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