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融媒體記者 陳雯
如果用兩個詞來概括2022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出口超強表現的深層原因,我們會用“韌性”和“先發”來表達。一方面,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新能源汽車出口數據能在波動中維持在較高位,充分體現了中國汽車產業鏈較強的韌性;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中國無疑是搶先占據了有利位置,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先發優勢。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1-8月,我國汽車出口量191萬輛,同比增長47.5%,數字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出口量,超越德國,僅次于日本。其中,新能源汽車1-8月出口量累計為34萬輛,同比增長超九成(97.4%),貢獻了重要的增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王金照介紹,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國。實際上,2015-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7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第一。
01
新能源車成為出口的核心增長點
按照整車企業出口統計口徑,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數量首次突破200萬輛,新能源汽車出口占全球的1/3。近兩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上升。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9月滲透率已提升至27.1%,增長持續超預期。
中汽協數據還顯示,2022年8月中國汽車出口量達30.8萬輛,同比增長65%,這也是歷史上月出口首次超過30萬輛。10月,我國汽車出口繼續突破了30萬輛,這30萬輛中,新能源汽車出口占了10.9萬輛。不僅總量上,在增量上新能源汽車也體現優勢,1-6月,中國汽車出口量的增量為118%,這一增量在新能源汽車的出口量上則體現為151%??梢哉f,新能源車是中國汽車出口的核心增長點。
如果用兩個詞來概括2022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出口超強表現的深層原因,我們會用“韌性”和“先發”來表達。
一方面,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新能源汽車出口數據能在波動中維持在較高位,充分體現了中國汽車產業鏈較強的韌性。
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中國無疑是搶先占據了有利位置,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先發優勢。抓住新能源汽車的機遇,不僅使得我們在燃油時代遺留的差距,在汽車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得到彌補,更讓中國直接沖到了世界前列,讓汽車的“中國制造"走向全球。
長城國瑞證券認為,一個可能改變全球制造業結構的趨勢已經開始,這一趨勢就是中國作為汽車出口大國的崛起。
02
歐洲市場有亮點,亞洲市場有潛力
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首次突破200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已開始進入挪威、荷蘭、英國等發達國家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向歐洲汽車出口數量達到18.9萬輛,同比增長達到114%。
2022年1-8月,我國汽車商品出口金額排名前10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墨西哥、日本、比利時、英國、俄羅斯、德國、韓國、澳大利亞和沙特阿拉伯。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中國新能源車主要是出口西歐和東南亞市場。2022年比利時、斯洛文尼亞和英國等成為出口亮點。在亞洲,主要出口市場仍是沙特和孟加拉市場,同時,對泰國、菲律賓東南亞等國出口恢復也比較好。海外雖然仍然受到新冠疫情的限制,但經濟重啟繼續進行,相關制造業需求開始恢復??傮w看,疫情對中國汽車市場出口帶來一定影響,但海外同樣面臨生產停頓,這使得中國對發達國家的出口也有一定增量。
從2021年開始,歐洲市場就超越亞洲市場,成為第一大新能源車出口市場。英國、挪威、比利時這些歐洲國家向中國進口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原因,當然不是因為經濟不發達,也不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緩慢,而是在于本國并沒有非常強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能力,因而大部分的新能源車都是進口的。
此前,歐洲市場的出口均價在3萬美元左右,亞洲市場的出口均價則處于6000美元的水平,2022年開始,出口亞洲的新能源車的均價也開始呈現出增長的態勢,上升到1萬美元左右。
某新能源車企海外事業負責人分析,東南亞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根據東盟汽車聯合會數據,2021年東南亞的汽車總銷量達到279萬輛,同比增長14%,預計到2035年,東南亞的電動車銷量將徹底超過燃油車。近兩年來,中國車企正以新能源汽車撬開以日系車為主的東南亞市場,包括比亞迪、五菱、長安、吉利等在內的中國車企,正陸續在東南亞布局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和生產。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產品綜合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得到更多認可。同時,相關企業也積極搶抓機遇,大力開拓國際市場?!靶履茉雌囀钱斍捌嚦隹诘淖畲罅咙c,一些企業已經成功進入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div>
03
出口車型高端化,均價提升
在出口量大幅增長的同時,汽車出口均價也有提升。1-9月,汽車出口均價1.6萬美元,同比去年的1.53萬美元,均價小幅提升。
但如果以出口金額為單位進行排名,中國出口的純電動汽車,在金額上還沒有超過美國和德國。而德國汽車在單價上仍有優勢。
崔東樹稱,中國汽車出口高端化漸強,尤其2022年的高端車型表現是極其突出的。仔細分析歷年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出口均價為1.29萬美元,2019年是1.25萬美元,2022年8月上漲到了1.89萬美元。純電動車出口均價提升極其明顯,2020年均價為1.1萬美元,2022年8月份則達到2.58萬美元。
整體來說,2022年的汽車出口均價確有提升,而相比于汽油、柴油車5年來均價都在0.01萬美元及0.1萬美元范圍內的浮動,純電動汽車均價接近10倍的變化,可以稱得上是“暴漲”。這背后,電動汽車的高端化功不可沒。2022年,2-5萬美元和5萬美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車的出口增長速度相對較快,呈現“高端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而同時,1萬美元左右均價的新能源汽車此前維持的劇烈增長則有所放緩。另外,新能源公交大巴等客車出口相對市場增長緩慢,市場的均價總體處于一個持續萎縮、逐步降低的過程,純電動大客的出口占國內市場比例偏低。
也就是說,一方面,中國汽車出口市場越來越全面,從過去以發展中國家市場為主,開始轉向發達國家主流市場;另一方面,中國汽車出口車型更先進,從過去以低端車市場為主,逐漸轉向中高端車市場,并向全球型產品轉變。
政策加持,汽車出口的“黃金時代”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退出,行業已經處于從政策推動轉向市場驅動的新發展階段。目前,中國制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海外認可度持續提升,服務網絡也不斷完善,市場前景向好。同時,一些政策也為汽車出口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8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為擴大消費、培育新增長點和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產業升級、綠色低碳發展,一是將已兩次延期實施、2022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再延期實施至2023年底,預計新增免稅1000億元;二是保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其他相關支持政策穩定,繼續免征車船稅和消費稅,在上路權限、牌照指標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堅持用市場化辦法,促進整車企業優勝劣汰和配套產業發展,推動全產業提升競爭力。大力推進充電樁建設,納入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范圍。
除了免征購置稅政策延期,我國在汽車出口退稅方面也有相關政策,出口一輛汽車可得到13%的稅收返還。
9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表示,商務部多措并舉穩外貿,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品出口,暢通外貿企業抓訂單渠道。商務部將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快建設海外營銷和售后服務網絡,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中資銀行境外機構提供境外消費金融產品。研究拓寬出口運輸渠道,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新能源汽車。
可以看到,我國政府一直鼓勵中國汽車“走出去”。
崔東樹表示,由于歐洲各國新一輪財政補貼政策的推出,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對于車企的吸引力大增,國內新能源汽車面向歐洲的出口量也由此在不斷增長。無論從歐洲當地的環保政策、市場環境來看,還是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累的核心技術和運營經驗,現在正是中國汽車出口的“黃金時代”。
END
來源:本刊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