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冷靜”后,云廠商重新起航
“2022年,云計算的關鍵詞是‘理性’與‘本質’?!币捉菪性艵asyStack聯合創始人兼COO王瑞琳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認為,一方面云計算的泡沫不斷消散,市場在回歸理性;另一方面,云計算價值的雙向轉化受到重視,商業在回歸本質。各大云廠商的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
“冷靜”之后又是新一輪進擊。阿里云的最新戰略已經從“定”轉向“進”。目前來看,阿里云的“進”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其一,大規模組織結構調整,張勇親自坐鎮,啟用更年輕、更具活力的高管團隊,這足以顯示整個阿里巴巴集團對云業務的重視,同時也意味著未來對阿里云業務戰略傾斜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其二,平臺經濟指明發展方向,張勇在公開信中也寫到“隨著國家對平臺經濟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我們更加確信,唯有發展才是硬道理”,言下之意,國家對平臺經濟的重視將成為阿里云展翅高飛的動力;其三,打穿技術底座,從自研芯片到革新計算架構,阿里云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棧,“云釘一體”便是阿里云各種技術協同應用的“實驗田”,未來有望成為核心增長曲線。
不止是阿里云,騰訊云也開啟了“大轉向”,關注點從規模轉向價值。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未來騰訊將專注“關鍵產品賽道”與“打造技術壁壘”,騰訊云將作為“被集成方”,協助合作伙伴完成集成和交付。
伴隨上云客戶從互聯網企業向非互聯網企業過渡,對于阿里云、騰訊云這類互聯網大廠來說,客戶主體改變,意味著戰略方向的調整和思維邏輯的轉變。而對于華為云、浪潮云這類IT服務商而言,原有客戶群體與互聯網的黏性并沒那么強,深耕行業、深耕技術是挖掘存量市場的關鍵。
近日,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表示,未來是云時代,華為也要轉向云戰略?;仡櫲A為云近來的動作,其在行業市場上,尤其是在制造、金融、汽車、零售、電商、游戲、文娛等七個典型行業,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打法”,先展開行業場景定制,再進行規?;瘡椭?,然后提倡企業通過云原生和應用現代化將復雜核心業務進行改造,并遷移到云上創新,最后通過行業需求反向驅動自身產品、技術升級。
浪潮云同樣把行業作為重點耕耘方向。浪潮云總經理顏亮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云產業進入主流市場,需要針對性布局資源與技術,浪潮云重點圍繞基層治理、國資、能源、醫療、交通等行業重點投入,2023年繼續加大投入。
“所有云廠商都在強調回歸,大家主動把一些浮夸的、泡沫的、虛的東西擠掉,這對產業長期發展而言是一件好事?!蓖跞鹆毡硎?,云企業要給客戶帶來業務價值,與此同時也需要得到對等的利潤回報,只有實現云計算價值的雙向轉化,才能讓整個產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下去。
打破國界,中外云走向“雙向交互”
2023年,“云出?!备偁帉⑦M一步加劇。阿里云宣布未來3年將投入70億元,繼續建設國際本地化生態,并在歐美亞多地增設6個海外服務中心。華為云布局全球29個區域、75可用區,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騰訊云宣布成立出海生態聯盟,通過遍布全球五大洲 26個地區與70個可用區的運營,為客戶本地化運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各大廠商描繪的海外藍圖中,東南亞、中亞、歐洲等地成為熱門出海地區。
實際上,在中國云集體出海的同時,中國云計算市場呈現出的龐大發展潛力吸引到眾多海外云廠商紛紛加碼中國市場。
亞馬遜云科技CEO Adam Selipsky強調,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亞馬遜云科技全球最具戰略意義的布局之一。近幾年來,亞馬遜云科技不斷加速新產品、新服務、新技術在中國市場落地的步伐。最新發布的“連中外、襄百業、攜伙伴、促綠色”四大舉措,標志著其中國市場戰略又一次重磅升級。
在國際市場名列前茅的微軟智能云進入中國市場7年,云計算規模擴容12倍。在日前召開的年度技術大會Ignite 2022及Ignite China中國技術峰會上,微軟更是一口氣推出100余項智能云服務,大量落地中國市場。
IDC報告顯示,在中國公有云IaaS+PaaS市場份額中,微軟云位列第九。然而,微軟內部對這一數據并不認可。其中國區高管此前表示,微軟不是以基礎設施層(IaaS)為主,而是有大量包括Office365、Dynamics365的SaaS應用,以及大量行業云。
業內人士分析稱,云計算的發展將打破國界、地域的限制,無論是國內各家云廠商之間,還是中外云廠商之間,雙向交互會變得越來越多,競合關系將成為中外云未來發展的主流。
回歸本質,云計算將持續進化
“從技術,到應用,再到產業,云計算的定義不斷在外延?!蓖跞鹆罩赋?,“云不是一個技術,不是一個產品,它本身是在不斷地進化過程中?!?/p>
在他看來,早期業界是基于技術定義云,比如OpenStack云、開源云、容器云等。隨后,人們逐漸發現云不應該僅僅被定義為一個產品,而要跟業務和應用結合,要給行業帶來變革、帶來增值。發展至今天,云的邊界再度擴展,已從技術、應用深入到產業層面,云計算作為數字基礎設施底座的說法被廣泛提及。
云原生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Forrester 報告顯示,隨著企業對數字化能力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云原生技術得以快速發展。預計2023年,全球40%的企業會采用云原生優先戰略。
Forrester副總裁及研究總監戴鯤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道:“對全球云計算市場而言,以Kubernetes為核心的云原生平臺正在重新定義云計算生態體系,在基礎架構、應用架構、部署架構、創新機制等不同維度加速現代化;另一方面,中國云計算市場也在加速面向云原生技術體系的現代化轉型?!?/p>
伴隨云原生的興起,算力瓶頸、數據安全等問題日益凸顯。賽迪顧問報告指出,進入數字經濟時代,計算資源從中心開始向本地和邊緣延伸,要求算力部署無處不在、數據安全服務無處不在。另外,數據的爆發式增長也對網絡帶寬造成很大的壓力,云邊協同融合應用逐漸成為政企緩解數據傳輸壓力和實現數據高效交互和處理的首要選擇。這些都要求云服務模式進一步升級和迭代。
浪潮云把“分布式云+數據安全”作為主要技術投入方向。顏亮表示,分布式云解決算力分布不均的問題,在全國布局算網體系;安全運營解決數據安全的問題,實現大規模的算力調度;一體化大數據平臺解決數據要素的問題,推動數據的可信流通。浪潮云推出的新一代行業云就是要助力企業用戶跨越“數字鴻溝”。
安超云CEO孫國磊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道:“數據安全是云計算發展的固有障礙,伴隨著網絡邊界被進一步打破、數據流通進一步加快,數據和網絡風險變得越來越多樣和明顯。為應對不斷增強的安全問題,既要求我國云計算企業加強外部防御,也需要通過技術、監管等嚴防內部隱患,這使得企業需要更多的投入時間和資金,對于云計算企業發展來說是一個巨大壓力?!?/p>
“云企業要具備全棧能力?!蓖跞鹆照J為,云是數字基礎底座,因此云廠商要在操作系統、存儲、IaaS、容器、裸金屬、網絡各個層面都有積累,而且能夠深入底層的,為客戶提供統一的架構,并能統一升級體驗。